首  页  ||  走进黎明  ||  教学天地  ||  教育时空  ||  园丁礼赞  ||  黎明学子  ||  招生特区  ||  黎明商会
  当前位置:--> 黎明信息
 
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辅导(上)


 
    

专题三  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辅导

学校里的学习辅导除了重点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外,对部分学生的个别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如考试焦虑、厌学、学校恐惧症、学习习惯不良等已成为最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与排除,便会日益严重,成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教师应像园丁除草灭虫一样,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一、考试焦虑问题

考试作为选拔人才,评价教学效果、指导教学和就业的手段和工具,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要经历无数次考试,频繁的考试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辅导,是学习辅导的重要内容。

(一)考试焦虑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1.考试焦虑及特征

焦虑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强,形成一种兼有恐惧或担忧的情绪状态。对考试或测验产生的焦虑称之为考试焦虑。学生由于担心考试失败或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便产生了此种焦虑,这种焦虑会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而加重,这不仅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水平的发挥,还会严重危及学生的身心健康。

考试焦虑通常有以下三类特征:(1)以担心为特征的、由消极的自我评价所形成的意识体验。这可视为考试焦虑的认知特征。(2)同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相联系的特定情绪反应,如心慌、心率加快、呼吸加剧、肠胃不适、多汗频尿等,这可看作是考试焦虑的生理特征。(3)通过防御或逃避所表现出来的一定的行为方式,如多余动作增加、胡乱答完卷子早早离开考场等。这可视为考试焦虑的行为特征。

2.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考试焦虑对考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1)考试焦虑的积极影响

对于考试,应考者具有适度紧张并不是坏事,它可以使我们的思想高度集中,使我们的思维和全身力量充分动员起来,产生一种增力作用,从而考出自己的水平。

适度的紧张,比松弛状态更能调动人的智慧,加速思想机器的运转,能够更充分地提高思维的效能。一般来说,人们在适度的紧张情绪下,思考能够亢进,反应速度加快,动作比较灵敏,记忆力也比较好,使学习包括考试的效率能显著增加。尤其是紧张能提高思维能力,使人能想出在松懈状态下所想不出的好主题,新思路。所谓“急中生智”、“情急智生”就是这个意思。这种思维的高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紧张情绪的逼迫。

适度的紧张还能够在体内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使身体释放较多的能量,来应付当前的问题,它使呼吸加速,以增进体内氧化作用;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以增进血液循环,加强其运输功能,血液更多地流向大脑和肌肉,以便使个体能够迅速而适当地表现出必要的反应。这些都会使个体带有比平时更大的气力、更充沛的精力去应付考试或其他紧张局面。这种适度的紧张,当紧张局面结束,身体的变化又能自动地复原,恢复平时的状态,人的健康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2)考试焦虑的消极影响

但是,因为考试情绪过于紧张,也会对人体产生抑制作用和消极影响。过度的紧张会使身体失去平衡而处于不正常状态,并带来一系列的行为紊乱,思维、记忆、动作的准确性都会随着紧张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从而造成“临场晕”或“怯场”现象。

过度的紧张一方面会使认识、动作赖以活动的神经中枢兴奋性减弱,于是,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联系的恢复和建立,分析和综合的进行,都会发生困难,从而降低思维的效能;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抑制力量的降低,对支配体内器官和产生情绪的神经中枢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减弱,使植物神经系统混乱,伴随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变白、皮肤冒汗、呼吸加深加快、大小便增加、两手发抖、心悸胸闷、头晕头胀,甚至进一步发展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个别还会出现大汗淋漓、头脑轰鸣、虚脱、昏厥。

持续的情绪紧张对人体特别有害,有人把持续的情绪紧张称为体内“定时炸弹”。因为持续紧张,会使人的血脂增高,促使血栓形成,血压也会升高,造成各种生理疾病。因此,长期的、高度的情绪紧张和应激反应对于人体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必须使自己的紧张水准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自己自觉、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

因此,如果我们把考试焦虑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那么,轻度的考试焦虑一般是无害的,有时还会引起对复习的督促和推动作用,这种水平的焦虑不需要专门的自我关注和调节。中度的考试焦虑对复习和考试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属于心理自我调节的范围。重度的考试焦虑会严重地影响到复习和考试的正常进行,对考试成绩的威胁很大,必须进行认真的心理自我调节,有时甚至需要求助于医生。

(二)考试焦虑的成因

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因子,也有外部因素的作用。

1.个体自身的因素对考试焦虑的影响

1)遗传因素。

由于每个人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在神经类型的强弱上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对环境刺激产生的紧张程度也有所区别,神经系统比较脆弱的人,对刺激环境易产生紧张反应,而神经系统比较强的人,即使对较强的刺激也许只会产生微弱的反应。

2)生理节律。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内部存在有周期性的盛衰变化,即生理节律。当个体处于高潮期时往往表现为体力旺盛。如在体力方面,会感到精力充沛,生机勃勃;在情绪方面,会出现强烈的创造力,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心情愉快乐观;在智力方面,会觉得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更具有逻辑性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相反,当个体处于低潮时,体力容易疲劳,做事拖拉畏惧;在情绪方面往往表现为喜怒无常、烦躁、意志沮丧;在智力方面则出现注意力不易集中,健忘、判断力降低等。当个体处于高潮期与低潮期相互交替的时期,容易出现差错,粗枝大叶,容易感染疾病,机体各方面协调性能较差。因为临界期是一个极不稳定时期,身体正处于频繁的变化之中,或者说是处于过渡状态。

3)认知评价能力。

考试能否引起中学生的焦虑,以及焦虑的程度如何,与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有直接关系。认知评价能力,包括个体对刺激情景性质的认识过程,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自身对应付刺激情境能力的估价。

研究证明,各个因素最终能否导致考试焦虑的产生都取决于个体评价这一环节,当考试情境作用于学生个体时,在对刺激情境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评价,并感到对他形成一种无法适应的威胁时,才会唤起考试焦虑。学生消极的自我评价是以担忧为表现形式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担心考糟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利。如“如果考不好,人们将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B、担心对个人的自我意象增加威胁。如“重大考试之前或考试期间,我常常会想到其他人比自己强得多”。

C、担心未来的前途。如“当了解到考试结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的前途时,我会心烦意乱”。

D、担心对考试准备不足。如“对考试后果的担忧,在考试前妨碍我准备,在考试期间干扰我答题”。

4)知识准备。

一般来说,平时刻苦努力,基本功扎实,复习全面,准备充分的学生,信心较足,考场上也会情绪稳定,精神饱满,自控能力强。反之,平时学习基础差,复习不认真,甚至许多内容还未看过,许多习题还未做过,便仓促上阵,便可能会信心不足,情绪紧张,坐立不安,焦虑加剧。

5)应试技能。

有关研究表明,了解题型、掌握答题顺序、解题思路、答题要点,加之知识准备充分且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在考场上大多能沉着冷静、稳扎稳打,分配时间合理,做题井然有序。而不具备应试技能的学生,答题时东做做、西做做,或在一道题上花费许多时间、精力,或在做容易题目时,粗枝大叶,丢三落四,则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手忙脚乱、情绪紧张、烦躁的现象。

6)人格特征。

某些人具有诱发焦虑反应的人格基础:遇事易于紧张、胆怯,对困难情境做过高程度的估计,对身体的轻微不适过分关注,在发生挫折与失败时过分自责。这些人格倾向可称作焦虑品质。

2.外部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外部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主要是指家庭、学校、社会对考试的影响。

1)家庭。现在中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普遍过高,使学生因达不到家长要求而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烦和焦躁情绪。

2)学校。许多学校基本还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天一小考,几天一大考,一味重分数、排名次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使一些中学生终日陷于考试焦虑的苦恼之中。

3)社会。社会上对学校、对学生的评估只是考分、升学率。一些部门重文凭、轻人才的现象,再加上目前我国有关政策、体制还不完善,学生缺乏职业选择的自由与机会,大家都拥挤在上高中、上大学的羊肠小道上,这也给学生参加重要的考试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压力。

(三)消除考试焦虑的心理调节法

1.自信训练法

自信训练是运用交互抑制原理,通过使考试焦虑者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使得哪些的自我意识得到扭转,借以削弱或消除其考试焦虑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自信训练分为以下两步:

1)明确问题。让学生学会觉察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把一些朦胧的消极暗示用清晰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在一张白纸上把他对考试的所有担忧逐条写下来,使其清楚意识到自己当前消极的自我暗示究竟有哪些。

2)自我质辩。让学生向消极暗示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辩。指出这种消极自我暗示的不现实性、不必要性、对个人的危害、消除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今后的态度,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从而提高自己获胜的信心。

[]

消极意识:“离考试时间越近,我越担心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

自我质辩:“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我认为毫无必要。平时自己一向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学习,以往的考试成绩也证明,自己虽无很高的天赋,但起码也是正常的。因此,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工作,就完全有可能考好,自己丝毫不该为这种无端的忧虑而苦恼。此种担忧有危害吗?当然有,这种担忧对自己当前的复习有百害而无一利。它松懈自己的斗志,转移自己的注意目标,扰乱自己的精神状态。若不及时排除,到考试时将悔之晚矣。个人应取怎样的态度?要牢记:当前最要紧的是有条不紊地搞好复习。既要对考试充满自信,又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就是自己应取的态度。”

我们还可以利用以下的内在对话辅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如,

面对这些问题不需要紧张。

我知道我能应付这个考试。

记住!放松!慢慢的!小心地做。

我觉得我有能力去解答这些问题。

做错了没有关系,可以从头再来。

不要紧,按时交卷就可以了。

今天的精神真好,我一定可以考好。

题目要看清楚,一定没有问题。

我已经尽力了,成绩好坏并不重要。

把握每一段时间,做完后再检查一遍。

考试是在检验我学会了多少,重要的是“学会它”而不是“得几分”。

这题不会没关系,先做会的。

想一想这个问题要我做什么?

还有时间,不要慌。

2、放松训练法

常识和实验研究表明,焦虑和放松是不会同时存在的。当你感到焦虑时,就不能放松;而当你完全放松时,就不会焦虑。因此,经常进行放松训练,可以消除紧张,克服考试焦虑。使人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常见的放松法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1)意念放松法。

学习者静下心来,排除杂念,闭上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想象着在丹田有一股气。此时用腹式呼吸法慢慢进行呼吸。吸气时,想象着丹田中的这股气由腹部逐渐上升到胸部,再上升到头部,直到头顶“百会”处;吐气时,想象这股气由“百会”自后向下顺着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到丹田。这样一吸一呼,周而复始,反复进行。由于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就能够使学习者逐渐达到排除一切杂念、心静神宁的境地,收到消除紧张、自我放松的效果。

2)肌肉放松法。

这是通过循序交替收缩和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细心体会个人肌肉的松紧程度,最终达到缓解个体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式。

①准备工作

寻找一安静场所,准备一把舒适的椅子,解开领扣、腰带,摘下眼镜、手表,采用一种舒适的坐姿,忌吃零食或喝水,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

②具体步骤

A、放松脚趾肌肉

将双脚脚趾慢慢向上用力弯曲,两踝与腿部不要移动。持续10秒钟,然后渐渐放松,体验微微发热、麻木松软的感觉。20秒钟后,将双脚脚趾缓缓向下用力弯曲,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

B、放松小腿肌肉

将双脚向后上方膝盖方向用力弯曲,使小腿肌肉紧张。保持10秒钟后慢慢放松。20秒钟后,将双脚向前下方用力弯曲,保持十秒钟,然后放松。

C、放松大腿肌肉

绷紧双腿,使双腿后跟离开地面,保持10秒钟后放松。20秒钟后,将双腿伸直并紧双膝,如同两膝盖紧紧挟住一枚硬币那样,保持10秒钟后放松。

D、放松臀部肌肉

将双腿伸直平放于地,用力向下压两只小腿和脚后跟,使臀部肌肉紧张。保持10秒钟后放松。20秒钟后,将两半臀部用力夹紧,努力提高骨盆的位置,持续10秒钟后放松。体会臀部肌肉发热、沉重感。

E、放松腹部肌肉高抬双腿使腹部肌肉紧张,同时压低胸部,保持10秒钟后放松。20秒钟后再做一次。

F、放松胸部肌肉

双肩向后并拢,使胸部四周肌肉紧张,保持10秒钟后放松。20秒钟后再做一次。

G、放松背部肌肉

向后用力弯曲背部,努力使胸腹部突出,持续10秒钟后放松。20秒钟后往背后扩双肩,使双肩尽量合拢以使上背肌肉紧张,保持10秒钟后放松。

H、放松肩部肌肉

将双臂外伸悬浮于沙发两侧扶手上方,尽力使双肩向耳朵方向上提,保持10秒钟后放松。20秒钟后再做一次。

I、放松臂部肌肉

双手平放于沙发扶手上,掌心向上,握紧拳头,使双手和前臂肌肉紧张。保持10秒钟后放松。接着,双臂向外伸直,用力收紧,以紧张上臂三头肌,持续10秒钟后放松。

J、放松颈部肌肉

将头用力下弯,力求使下巴抵住胸部,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

K、放松头部肌肉

紧皱双眉,使额头肌肉紧张,保持10秒钟后放松。

闭上双眼,眼球转动,先使两眼珠向左边转,尽量向左,保持10秒钟后放松;再使两眼尽量向右边转动,保持10秒钟后放松。然后,使眼球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周,放松;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周后放松。

皱起鼻子和脸颊部肌肉,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

紧闭双唇使唇部肌肉紧张,保持10秒钟后放松。

收紧下腭部肌肉,保持10秒钟后放松。

用舌头顶住上腭,使舌头前部紧张,10秒钟后放松。

做咽食动作以紧张舌头背部和喉部,保持10秒钟后放松。

这套放松训练,对于学习焦虑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疲劳。

3.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思想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病人面前重复暴露,同时病人的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考试焦虑者可以自己运用这一方法来达到克服焦虑的目的。其步骤和方法如下:

第一步,列出引起你考试焦虑反应的具体刺激情景。如“明天就要考试了”,“我是走在去考场的路上”,“我被一道题难住”,等等。

第二步,将上述刺激情景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焦虑等级”。下面是假定的6个刺激情景的合理排列,它们引起的焦虑反应是依次递增的。

①明天就要考试了,我还有很多书没有看。

②我走在去考场的路上。

③我收到了试卷。

④我被一道题难住了。

⑤时间快到了,我根本做不完了。

⑥考试后我和别人对答案,发现自己的许多答案同他们不一样。

第三步,通过放松训练形成松弛反应。放松训练的方法前已述及。现在假定你已完成了全部放松步骤,机体正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

第四步,按照焦虑等级,在大脑想象中循序使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当你完全放松时,开始想象“焦虑等级”中的第一种情景。明天就要考试了,可你还有很多书没有看。围绕这一情景利用你的想象力在脑海中生动地加以描绘。这种描绘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尽情创造。你可以想象你手忙脚乱地翻书,可以想象同学问你问题你都答不出来······在想象过程中,如果你发现由些部位的肌肉开始紧张,身体开始出现一些焦虑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呼吸急促等,就需要再次进行放松,直到你的想象结束后,同时感觉到所有的肌肉完全放松为止。这说明,你对“焦虑等级”的第一中情景的脱敏成功了。松弛反应已经抑制了想象中的相应焦虑反应,接下来对第二种情景进行脱敏,以此类推。

对所列“焦虑等级”的脱敏,每次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每天进行一次,每次脱敏所包括的“焦虑等级”不应超过三种。

4.简易的团体辅导法

下面介绍一种简易的团体辅导法,它综合了多种克服焦虑的心理调节方法,简单易行,可供老师对班内考试焦虑较重的学生进行集体辅导。

第一步,指导学生全身放松。指导语为“首先尽可能坐得舒适些,然后开始放松全身肌肉。头和额部最先放松,接着放松脸部肌肉,上下额也不要绷紧,颈部肌肉要完全松弛。肩膀上的肌肉也跟着放松,从肩膀到肘、到手指都要放松。紧接着是使胸部肌肉放松,先作深吸气,在慢慢呼气放松,使紧张感慢慢消失。然后继续使腰、臀、大腿直到膝盖,再到小腿、脚踝到趾端都得到放松”。此时让学生稍稍地休息一下,多数学生紧张情绪可以得到缓解。

第二步,当学生的身体完全放松后,由老师生动逼真地描绘考试的情景,学生随之假想自己进入考场进行考试。当学生感到极度焦虑时,马上让他停止假想,然后再开始作前述的松弛运动,待全身放松后,过几分钟再描绘考试情景······这样反复多次,直到学生再假想的考试情景中不再感到焦虑为止。

第三步,老师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教室中进行模拟考试。在模拟考试中,让学生有意识地放松,并默诵一系列的指令:“全身肌肉放松,不要紧张,考试没有什么可怕的,注意力集中在题目上,答题时保持冷静,想一想其他可能解决的办法;深吸气,再慢慢吐气,全身松弛,果断地去做。”经过几次这样的辅导,学生的考试焦虑会明显降低。

5.应试指导

此外,对学生进行应试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可以帮助学会上减少考试焦虑,提高考试成绩,同时还有利于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的良好个性品质。

1)考前指导

为了在考试时保持充沛的精力,要做到:

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复习越紧张,越要注意合理支配时间,安排复习计划。根据学科特点,文理科、背诵与练习轮流交替复习,使大脑皮层细胞的各个功能交替兴奋。

睡眠是使大脑细胞得到充分休息、功能得到恢复的重要方式,所以每天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不少于8小时,在夏令时间还可以适当时间午睡,以保持大脑的清醒。

②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考生除参加学校规定的体育课、广播课、眼保健操、课外活动外,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以调节身心。临考前要避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防止出现以外的伤害事故,无法应考。平时每复习1小时左右,要有5~10分钟的休息、活动,“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有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

③要注意营养、卫生和安全。

复习期间,体力、脑力消耗多,需要有足够的营养,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科学合理地调配膳食,注意营养。考前,不要吃过多的油腻的食物,以防腹泻。要多补充一些蛋白质食品,多吃些蔬菜与水果,有利于增强体力和记忆力。夏令期间,更要注意饮食卫生,晚间睡觉不要贪凉,防止中暑和感冒,否则临考前,病情发作,欲罢不忍,欲考不能。复习迎考,考生来去匆匆,在马路上不要分散注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

2)答题技巧指导

答题技巧很多,究其要者,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①注意身份资料。拿到考卷后,首先要把自己的姓名、学号或准考证号码等身份资料填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有些学生不注意这一点,往往到交卷时才匆忙填写,结果不是填错位置,就是忘了某些项目,这不仅给阅卷、登分带来困难,有时还会搞错成绩。②注意老师说明。考试开始前,监考老师往往要对试卷作一些说明和交待,此时一定要注意倾听,对老师交待的试题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更正。否则,一旦开始答卷,由于心情紧张,就有可能忘记更正。这样,就难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③注意先易后难。此法即按照题号顺序审题,会一道就先做一道,一时不会做的先跳过去,继续往下做,直至把会做的题目全做完了,再回过头来做一时不会做的题目。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使自己很快进入答题状态,由于注意力专注于考试上,没有时间想别的事情,因而有利于消除刚迈入考场时的心理紧张;二是随着答题数的累加,心中越来越有底,信心不断增强,智力操作效率越来越高,难题也不难了;三是可避免把时间过多地花在难题上,使自己明明会做的题目也无暇解答。④注意认真审题。现在的考试,一是题目数量多,二是题型变化大,因此,能否审清题意至关重要。有些学生考试时不注意审题,往往粗略看一下就轻易下笔,结果往往是欲速而不达。⑤注意难题易题。考试中遇到难题在所难免,此时一定要沉得住气,要想到我难别人也难,要相信自己的水平和实力,切不可庸人自扰,手慌脚乱。如果一时解不出来,可先放下去做别的题目,如上所述,有时回过头来再做,难题有时可能变易——这主要是由于心理紧张解除之故。同样,考试中也会遇到不少易题,对这类题目切不可掉以轻心。要提醒自己,我易人也易,是得分还是丢分就看自己细心不细心了。⑥注意卷面整洁。考试时间紧张,书写无疑要快,但光快不行,还需注意书写工整,富有条理。否则,信马由缰地乱写,东划西涂,加上书写潦草,将直接影响老师的阅卷。⑦注意认真检查。试题答完后,要将试卷认真检查一遍。检查时要注意题目是否遗漏,题意是否弄错,有没有抄错字母、符号,有无错别字,解题思路、步骤、计算过程有无错误,等等。检查时要先检查容易做的题目,错误率高的题目,不要先检查难题,以免浪费时间,顾此失彼。

 

下一页

 

 
版权所有:福州黎明中学      备案号:闽ICP备09006141号-3
校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斗池路62号    邮编:350002
电话:0591-83719182、83702914    传真:0591-83702914      
网址:HTTP://www.fzlmxx.cn    校长信箱:fzlm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