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中学初中部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传统文化教育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一个浪漫而富有诗意的节日
金风送爽,七夕悄至。当现代校园邂逅千年古节,福州黎明中学初中部以“我们的节日·七夕”为引,邀学子共探星桥传说,同品民俗雅韵,让中华传统文化的墨香,在朗朗书声中缓缓流淌。
溯源七夕
七夕之始,远溯上古。古人观星象,认牵牛、织女二星隔河相望,遂衍“鹊桥相会”之传说,此后渐成“乞巧节”“女儿节”,成为华夏儿女寄托美好情思与生活期许的传统佳日。

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非仅浪漫仪式,更藏“勤、巧、诚、善”之德,恰是今时学子当承之文化根脉。
妙笔绘七夕
为让学子深悟七夕意蕴,初中部德育处特发起“七夕手抄报”征集之约,邀诸生以笔为椽,以纸为笺,将星桥传说、民俗雅趣凝于尺幅之间。唤声既出,学子踊跃应之。或研墨勾勒星河,让牵牛织女隔河相望的身影跃然纸上,星子点点,鹊桥隐隐,尽显传说之凄美;或细绘乞巧场景,彩线穿针、瓜果满案,衣袂翩跹间还原古俗之雅;或题诗寄意,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之句,抒对传统节俗的喜爱。字字句句、一笔一画,皆是黎明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尽显少年眼中的古节风华。



















此次七夕传习活动,是我校以传统节日为钥,开启学子文化认知之门的又一践行。学校始终以文化育人,让古节新过,让传统常新,助学子在触摸历史、品味民俗中,植文化之根,铸自信之魂,让千年文脉在青春岁月里生生不息。
图:初一、初二年段
编辑:王锦容
初审:初中部德育处
终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