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走进黎明  ||  教学天地  ||  教育时空  ||  园丁礼赞  ||  黎明学子  ||  招生特区  ||  黎明商会
  当前位置:--> 黎明信息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模式


 
    

人本主义学校德育理论源远流长,在古希腊时代就已有了广泛的人文民主意识,在开辟新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出的人本思想潮流对德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科技发展对潜能及互动作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人性的发展成了时代焦点,促使现代人本主义的兴起。当代把人本主义运用到道德教育实践中的著名代表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马斯洛(A.H.Maslow)、斯腾豪斯(L.Stemhose)等人。这里简要介绍罗杰斯与斯腾豪斯的研究和实践,因为前者的理论直接与道德教育相联系,后者则在把人本主义德育理论推广到课程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工作。

一、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观点

(一)人本主义德育观与儿童观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自我实现趋向,只要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人的自我实现的趋向就会获得发展,他门认为,德育,就是应提供条件,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它连同整个教育目的都是要培养和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促进自我的生成完善。他们坚持人性本善的观点,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是“建设性的和值得信任的”,是“社会性的”而不是反社会的,人的本性是“积极的、社会化的、朝前发展的、合理的和现实的”。奥尔波特(G.Allport)认为动物只有低级生理要求,而唯有人才有高级的心理需要。马斯洛指出,正是具有对知识、真理和价值的内在需要和追求的本性,才使人成为天地间的灵精。他经过多年研究,发展了完整的自我实现理论,提出了人自我实现的5个需要发展层级以及15个基本特征,认为教师唯有促发人的成长动机而不是朝向需要动机,人才能正常发展,才可能达到自我实现,为此他提出建立一个“精神理想国”(Eupsychia)的设想,,通过注重人性发展的教育来建立健全的人类社会。可见,人本主义者认为儿童具有先天优良素质,教育的目的,尤其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促使潜能得到发展,并能消除各种不良的影响因素。他们指出,德育不是在空洞的心灵上另外再塑造什么新道德品德,也不是对所谓不良品德做“改造的”工夫,关键是促进内在潜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二)主要的学校德育观

人本主义者认为传统学校德育压抑人性。罗杰斯认为,要实现人本主义德育主张,必须坚决对硬性灌输道德信条和机械训练习惯的传统德育进行改革,形成新型民主的学校德育氛围,建立一个以代替权威主义为目标的人道主义课堂。为此,他指出首先必须实现三个条件:一是施教者对受导者应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二是施教者对受导者应有充分的爱心和尊重,三是应使受导者充分感受到施教者的意图。而这种课堂又唯有基于人道的民主的学校德育氛围中才可能做到的。据此,他提出了创设实现人本主义德育目标的三大根本条件:

1、真诚     即师生关系要保持坦诚真实的态度,将自己真实思想、情感坦诚地表露出来,揭除一切假面具。只有这种真实自我的坦露,师生间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思想感情,产生有益的交流和促进,奠定起良好的教育基础。而在传统德育中,教师是高人一等的权威教育者、道貌岸然的布道主,既没有真实的思想情感,也不敢暴露自己的思想。罗杰斯认为,这种教师无异于“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演戏式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只能造出相互瞒骗欺诈的“伪君子”的品性。

2、接受(acceptance     即教师对学生人格予以充分的尊重,完全接受学生的思想观点、习惯、行为等。当然接受并非认可、同意或不予评价,接受是承认学生有自己独特思想情感的权利,并加以尊重和保护。只有这样,才可能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否则就可能造成对立。传统德育中学生害怕教师,怕暴露自己的思想挨批评、被看低而提防教师,师生间存在着一种不安全感,相互戒备,自然,这种德育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3、移情性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和无条件关怀( unconditioned pastive regard)即从深层的角度,从学生的位置上理解学生思想,置身处地屡次各种问题,体验其思想情感。罗杰斯说,这是一种不同传统评价的态度,它努力表达我能理解你为什么这样做,其特征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品性不作出直接的判断,不做定性评价,只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从这点出发,教师不以观点取人、分数取人,完全表达出一种对学生的无条件关心、爱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就会坦开他的内心世界,师生间就会建立起真正的人际关系。

上述三个条件是建立良好学校德育氛围的根本基础,是学校德育中最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即人与人关系的质量、师生关系的那种独特的心理气氛。他说:“即使在某种有限的程度上,一个促进者(即教师)能造成这样一种课堂氛围并只有在其中,他才能达到真诚、珍视和移情;如果他相信某个团体的这种建设性倾向,那么,他就会发现他已经开始了一种节余改革。”

二、人本主义学校德育实践

从上述观点出发,人本主义者致力于学校德育人性化,它坚持德育中的民主人道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有利的道德气氛和课堂情境,在理解、尊重、引导、感化中达到德育的目的。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四个要求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他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德育工作要求:

1、积极倾听(active listening      指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作积极反馈,使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关心和理解着他的感受,这并非对学生的观点表示接受与否,而仅表明教师在听取他的意见,了解他的观点,而且会进行认真的考虑,并对学生的表达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但这种反应不是指导性的,只是一种相应的认可而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罗杰斯提倡“非指导性教育”,既能对传统填鸭式教育、权威主义德育的否定,也是一种促使教师能达到更高水平的指导。

2、理解和把握教育过程     人本主义把德育看成是一个过程,认为道德教育过程的本质是真实、自然,只有在真实自然的课堂气氛中,自由地表达其观点,才能获得师生之间的充分真正的理解和共融,在无忌讳的交谈表达中达到对德育的把握,从而产生真正的德育效果。这是以往任何以高压手段,以繁琐严厉的纪律所无法达到的。他们指出,越是自由的讨论,越少作出某种固定的规定安排,德育教学的效果就越好!德育最重要的是通过自然真诚来引导学生,使他们自由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决策。

3、使学生正视道德问题     人本主义者认为,要使学生能对道德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重要的一点是使他们:“抱有问题”,直接面对现实道德问题,有了问题,问题越严重,解决的意欲就愈强烈,他们就越会参与讨论、努力分析,学习的效果就越好。问题德育法,是人本主义学校德育的重要原则。

4、教师应当“促进者”(facilitator     罗杰斯认为,教师这个名称并没有反映出现代对这一职业的要求,也体现不出它本来的性质,他建议改为“促进者”,尤其道德教育更为必要,用以指示教人主要是引导、促进的意义,而不是把某些知识、规则赐给某人,喂给学生。“促进者”体现了对教师的要求和责任。

(二)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课程设置

人本主义者根据其原理发展了多种多样的道德课程,这些课程有些是直接的引伸,有些是从原理出发作了较重大的发展,如麦克菲尔的《学会关心》的课程,价值澄清理论也应当是以人本主义德育观为重点基础,这些已形成重要派别的德育理论,我们将专节研究,现仅扼要介绍标榜直接引伸出人本主义道德观的“价值教育”课程,它是在人本主义者劳伦斯·斯腾豪斯指导下由美国学校课程设置委员会和纳费尔德基金会于70年代研制的,它忠实人本主义原理,致力于通过课程来全面实现它的德育理想,来发展一种对社会情境和人类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有争议的价值问题的理解能力,因此,它注重人性塑造和道德推理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的特点是:(1)在课堂上呈现有争议的价值问题,尽可能充分、客观、具体全面,让学生来处理,讨论,找答案;(2)教学内容中既不分析人应具有的品质,也不向学生呈现具体的道德知识,更不强求背记那些道德信条、箴言,而是提供如战争与社会、教育、家庭、两性关系、职业、财产、法律、种族以及城市生活等领域中的各种问题;(3)注重利用电影、电视、图片、剪报、故事等视听材料和形象生动、实际充实的东西作为辅助材料;(4)学生以分组讨论为主,每组15-16人,教学方法以探究研讨代替讲解和背记;(5)教师不把自己作为提供答案的权威者或一个仲裁者,而主要作为一个“中立”的角色,一个讨论的指导者,作用主要是: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机会以鼓励学生发展有关问题的理解力;观察讨论过程,保证讨论富有成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激发学生兴趣;善于总结归纳和引介新材料新观点让学生继续研讨。(6)注重人性熏陶。

据称,这一课程很欢迎,在美国有较大影响,其作法借用了许多认知学派的方法,但也同价值澄清法类似。

三、总结与评价

人本主义德育思潮自60年代来方兴未艾,对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有深远的影响,与道德认知学派和社会学习论一起构成了当代西方三大德育发展的渊源和范型,被众多理论家、道德学家所受纳、引用和发展,他们从中受到启迪,吸收营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德育课程和派别。因此,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最重要贡献是为当代学校德育提供了代表人类历史发展的新观点、新的认识框架,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教育对人性、对人类品德的关注和塑造。

具体地说,人本主义 道德教育理论有三个重要贡献:

1、确立了儿童在学校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德育观坚持德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它强调尊重儿童发展趋求,提出了一套发展儿童“自我”,促其自我实现的理论,强调德育从儿童实际出发,激发儿童内在发展动机,彻底与传递灌输道德信条的传统德育决裂。

2、提出了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的理论体系。与认知发展理论注重道德判断力发展,社会学习论强调观察学习的作用等理论不同,人本主义德育把培养整体人格作为目标,为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确立了一个最根本的基点,从宏观、从人的整体发展上把握德育的方向和发展,使各种德育实践对获得重要的思想基础。

3、倡导民主的德育观。这对革除权威主义的传统德育,启开当代西方学校德育起了重大作用。教师勇于受纳儿童的思想情感,采取中性教育立场,以促进和引导的身份出现,提倡和致力新型的平等师生关系,这都无疑有助于培养主动的、集体的、创造性的丰富人格,是对训练那种被动、竞争强的利己主义人格的彻底否定,也有利于民主国家的精神建设。

但也应看到,人本主义德育观虽然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研究和借鉴的观点,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1)它以“人性”代替对社会的理性分析,忽视社会历史发展与学校德育发展的关系;(2)过于强调人性中的天生倾向对人格发展的作用,而忽视了学习和社会的影响;(3)人本主义德育理论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观点而不是实际的具体方法,这种被称为“最理想、最好的理论”也被认为是最令人头痛最难实行的理论,许多德育课程也往往要重新设计,许多人认为真正能理解和实行这种理论的教师还没产生!仅从这点就可见该理论的难度和实用程度了。

 

 
版权所有:福州黎明中学      备案号:闽ICP备09006141号-3
校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斗池路62号    邮编:350002
电话:0591-83719182、83702914    传真:0591-83702914      
网址:HTTP://www.fzlmxx.cn    校长信箱:fzlm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