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走进黎明  ||  教学天地  ||  教育时空  ||  园丁礼赞  ||  黎明学子  ||  招生特区  ||  黎明商会
  当前位置:--> 黎明信息
 
班主任培训材料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与班主任工作

思考:

l孩子整日泡在网吧里上黄色网站,是道德问题吗?

l初中还未念完的少男少女谈起了恋爱,是品质问题吗?

l一番苦读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突然不想上学,是思想问题吗?

l答案绝非是与不是那么简单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l调查显示:小学生有异常心理趋向的比例是14.2%,心理障碍占2.9%;初中生有异常心理趋向比例是16.9%,心理障碍占4.2%;高中生有异常心理趋向比例是14.8%,心理障碍占2.5%

l沪港心理调查:上海34.6%的学生有心理障碍,香港38.7%的学生有心理障碍。

l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对6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1%的严重心理障碍,10%左右有焦虑、抑郁等症状,30%的学生心理有困惑,需要辅导。

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显现(行为特征)

l目前,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普遍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创造力低于计算能力,二是对长辈及他人的施爱行为反应冷淡,共情能力差。这是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主持的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课题中最引人注目的结论。

l沈德立教授认为:创造力与共情能力差作为共性问题出现,表明在少年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成人对儿童心理与行为认知普遍存在误区。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成人对儿童心理与行为认知的八大误区 

l关注物质需求重于精神需求

l关注学习结果重于学习过程

l关注成功重于失败

l关注智商重于情商

l关注是什么重于为什么

l关注外显行为重于内隐心理

l关注共性问题重于个性问题

l关注单向说教重于双向交流

 思考:八大误区的后果

l沈德立教授认为:这八大误区导致了大人对孩子爱之愈深,孩子对大人拒之愈切。大人给孩子包办一切且过分关注表面东西,造成两个结果:一是没有给孩子搭建发展创造力的空间;二是使本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更加重了自我意识。

不同群体的特殊问题

l先进学生群体容易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期望值过高;后进学生群体自认为是失败者,自卑感强,自我评价低,这两个群体都情绪压抑,紧张焦虑。

l离异、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呈增长趋势,这一类学生群体缺少安全感,没有进取心,心理状态封闭、阴暗、甚至畸形。

学生心理问题的显现

l学习方面:14%的小学生、29%的初中学生、21%的高中生有厌学心理,高中学生愿意上大学者100%,愿意主动学习者不到50%

l情绪意志方面:33%的小学生、41%的初中学生、68%的高中学生情绪波动性大,42%的小学生、51%的中学生心理脆弱,耐挫能力差。

l生活适应性方面:58%学生因娇生惯养致使其依赖性强,不会劳动,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立意识和生存能力。

l人际关系方面:10%的小学生,28%的初中学生,55%的高中学生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差,难与人合作共事。

行为观察学生心理问题

l上课:缺席、迟到次数增多;不能正视老师的眼睛;总在想其它事情;常睡觉;经常自言自语。

l休息:总是一个人;睡眠过度;与同伴经常口角;开始谈论奇怪的游戏和性的话题;外出不归。

l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学习精力不能集中;突然厌学

l饮食:不与同学一起吃饭;沉默;食欲不良。

l睡眠: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失眠;梦语多;睡觉时间突然推迟。

l老师:回避老师;对老师有攻击性言语与行为,对老师过于依赖,与同学说老师的坏话。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l台湾一学者提出了三品说: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装饰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

l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心理辅导,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钙质。

三、中国专家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l1)智力健康。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以内, 并能正确反映事物;

l2)自我健康。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l3)情绪健康。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重要标志;

l4)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重要标志;

l5)行为健康。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景相应;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l6)适应健康。主要是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良好;

l7)人格健康。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l8)需要健康。不背离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能合理满足需要;

心理健康的标准

l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学家李庆善教授的观点

l快乐的人(情绪特征)

l有效率的人(行为特征)

l与人善处的人(人际特征)

l耐挫力强的人(品格特征)

l自信心强的人(心态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比较

l学生观的不同。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学生当作塑造对象,把自己视为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辅导人员则把学生视为有着自身需要的当事人,把自己看作从旁提供帮助的服务者、协助者。在师生关系上,德育工作中的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权威;辅导教师则更像是学生的参谋、朋友,甚至是他的同伙

l德育工作者更多地持评价性学生观;辅导教师则更多地持移情性学生观,强调要给予学生尊重、理解、支持和信任,并运用同感,设想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当然,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赞成、认可学生一切思想和行动。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目的比较

 德育工作重视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心理辅导除了注学生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外,还特别关注学生求善、向上的自主追求,重视个人心理平衡与主观感受、重视自我意识的完善、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这两方面并不是根本对立的。

 德育工作侧重把学生放在社会关系层面上去考察和培养,要求学生按照他现在所承担的与未来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去行动;心理辅导侧重把学生放到人际关系层面上去考虑,要求学生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同周围环境、同一个个具体的个人保持心理上的适应。

 德育工作致力于解决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倾向问题;心理辅导则要解决学生心理成熟不成熟、健康不健康问题,并通过促进学生心理成熟,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选择能力,为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向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准备好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容比较

l德育的核心内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成长。

l德育强调功利教育,致力于提高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归属感,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成长教育,致力于提高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l德育使人能更好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使人更好地了解自我及成长过程。

四、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

l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所谓班主任工作是科学,指的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科学的,态度是严谨的;所谓班主任工作是艺术,说的是班主任工作的方法、途径、策略是多变的、因人而异的,像艺术一样变幻无穷。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充满矛盾的世界。能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工作艺术是敲门的艺术

1、班主任角色的社会期待

q学识丰富的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q正人君子(身教重于言教

q人生导师(灵魂的工程师

q无私奉献的人(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q不知疲倦的人(勤劳的园丁

q没有消极情绪的人(教师要有耐心、关心和爱心)

2、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l学科专家——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相关学科修养。因为班主任的威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渊博的专业水平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现代班主任不应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苦干型班主任,而应做科研型、学者型的班主任。

l师德高尚——源于品格的人格魅力。一个有威信的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是高尚人格的化身。作为一名班主任应端正自己的思想,纯化自己的师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时时、处处、事事给学生以楷模作用,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最高境界。

 爱满天下——源于情感的人格魅力。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的爱是一种天性和修养的结晶,是道德与人格的统一。班主任是教师队伍里的排头兵,所以这种爱在班主任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既是慈母之爱,又是严父之爱,更是益友之爱。

 五、班主任的理性师爱

l理性的师爱

l 核心:公平、民主、尊重

l 你的教鞭里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公平:

首先,班主任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公正无私,对学生要一视同仁。青少年学生不喜欢有偏心,不尊重人格,自以为是、不愿和学生交谈的班主任。而一个班主任在日常接触中对待学生的态度公正与否将会直接的影响到学生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l1.对学习优劣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就我国近几十年来的教育而言,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分数成为了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因而也造成了我国的教育工作重智轻德的现状。形成了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考察、认识更多地停留在了对学生单方面的各科知识的掌握和分数的高低上。成绩好、考试能得到高分的学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老师和家长眼中的优等生,前途一片光明。与此相反的,学习不好,考试不能达到标准的学生在老师与家长的眼中就与坏孩子、劣等生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形成了一好遮百丑的情况,在学生之间,特别是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之间也形成了一些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有自卑心理导致的破罐子破摔;有自我放任心理导致的拳脚解决问题;有害怕心理导致的说谎等等情况。

l而成绩差的学生其心理的负担往往比起成绩好的学生更重,由于长期成绩达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要求,长期处于心理压抑和别人的批评之中,他们心中渴望被重视、被表扬、被别人崇拜的欲望就越强。因此他们对老师的态度就更为敏感,一言一行都是他们关注的地方。如果老师一味偏袒成绩好的学生,或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差别对待,忽视、恶骂他们,就容易造成成绩差的学生的感情伤害,进而产生厌恶、怨恨的心理,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导致顶牛局面。

l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和现状,就更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处理成绩优劣不同的学生问题时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l2.对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近年来,社会成员之间贫富差距的增大,社会上有权力有关系好办事的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使人们产生了心理的失衡,进而影响到子女、学生和老师,一些不良之风:如浪费、攀比、请客送礼也乘机进住校园。在教师的队伍之中出现了极个别的班主任对家庭条件好,家长暗中送过礼,或家长有权有势的学生个别关照,而对没钱、没权又没势的学生就暗中排挤、打击的现象。这不仅是对我们教师形象的一个极大的损害,也容易给学生的心灵造成无形的偏差教育:受到照顾的学生会为自己的特权地位感到沾沾自喜,进而养成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因没钱、没权而受到排挤的学生会因此感到权、钱的影响,从此可能无法自抑的陷入对权、钱的疯狂追求之中。而不管哪一类的学生都会因此认为老师是能用钱和权来收买的,从而看轻老师的人格,使教师的权威和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之中大大的受到贬低。因此,家庭背景的不同不应成为班主任对待学生态度的影响因素。

3.对亲近或疏远自己的学生一视同仁;学生由于的性格和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态度的不同。有的学生性格外向,喜欢与老师亲近、攀谈,而有的学生则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和老师之间也关系平淡、疏远。班主任应该根据每个学生性格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导其性格中积极一面的发展,而克服其性格中不利一面的影响。让性格内向的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感受与相处的快乐;让性格外向的学生学会在做事之前多思多想,不能马虎、毛躁。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使整个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真正感到班级的温暖,从内心深处喜爱你,从而乐于接受你的教导。

民主:

l没有一个人喜欢被别人时时刻刻的管束和监视着,他们总希望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与理解。班主任作风民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信任时,就会使学生从内心感到满足和被尊重,而这必将促使学生为了赢得老师更多的信任而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从而得到不断的进步。实践证明与实行专制管理的班主任相比,实行民主管理的班主任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热爱和拥护,师生间的感情更持久些。总之,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望,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不在于班主任所处的优越地位,不在于班主任具有能够震慑学生的威严,也不在于班主任门道多、方法奇,而在于班主任具有影响吸引学生的优秀品质及其由此产生的魅力。

尊重

●尊重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行为。班主任必须认真检点自己与学生相处中的每一言、每一行,不可恣意妄为。

●尊重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倾听和沟通。班主任应该蹲下来,用一颗童心去聆听学生的心声,用青少年的视野看世界,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不尊重学生的主要行为表现

1、情绪失控               6、神情冷酷

2、恶言相向               7、杀一儆百  

3、侮辱人格               8、唠唠叨叨

4、态度粗鲁               9、咄咄逼人

5、小题大作              10、处事专横 

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1、表达理解           2、平等商讨

3、避免争论           4、禁绝体罚

5、注意倾听           6、给人面子

7、就事论事           8、口有遮拦

9、引导自律           10、提供帮助

 班主任的心理品质

l1.广泛健康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以积极的情绪去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班主任的兴趣通常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指导学生学习和开展各种有益活动的教育实践中。

l2.轻松愉快的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而平静持久的情感形态。班主任保持积极的轻松愉快的心境,既可以预防和克服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又可以在师生接触中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的人才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对近几天9000多名教师进行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82.2%的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大,10个教师有3个倦怠工作。

l3.积极适度的情绪。情绪,是人对自己或周围的现实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班主任应该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去从事自己的工作,去激发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精神和情绪上得到最大的支持和安慰。同时要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l4.坚强的意志。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的行为目的而自觉地努力的心理活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只要意志坚强的班主任才能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坚持到底做好工作。同时,班主任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是影响和培养学生具有坚强意志的重要精神力量。

l5.良好的性格。性格,是指人在现实生活里,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班主任的良好性格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必须具有独立的性格。其次,要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

理性师爱的效果

   理性师爱是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露,能滋润学生的心田。理性师爱是自信力的催化剂,能锻造学生自尊自爱的品格;理性师爱是鼓点,能激励学生奋力拼搏。维护、呵护独立个体的主体意识,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张扬丰富多彩的个性,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赠言:

l把你的爱公正地洒向每一位学生。干部子女你要爱,因为他是你的学生,但普通家庭的子女你要多爱,因为爱他们的人更少;成绩好的学生你要爱,自古以来教师都喜欢成绩好的,但成绩差的学生更要爱,因为爱他们的人更少;长得俊的孩子你要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丑小鸭更需你的爱,因为有了你的爱丑小鸭才能变为美丽的天鹅;爱笑爱哭爱吵爱闹的学生你要爱,闷声不响的学生更要爱,让你的爱帮助这些学生找到自信心与自强。

六、班主任心理辅导方法推介

l赏识教育

l挫折教育

l目标教育

l成长教育

赏识教育

l对后进学生群体尤为适用

l发现优点,有效激励

l把先进学生群体和后进学生群体混合编组,要求每个学生给其他人指出十条优点。

l先进学生群体要仔细观察,尽量做到真实、贴切。

l重新点燃希望的火炬

挫折教育:

l对优越感过于强烈的先进学生群体尤为必要和适用

l有目的有意识地让这类学生遭遇挫折

l人生一世,挫折难免,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l善代挫折,积累阅历

l不在挫折中爆发,就在挫折中灭亡

目标教育:

l人生必须有目标

l目标过低,玩物丧志

l目标过高,酸葡萄心理

l经过努力,取得成功

l体现人生价值,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成长教育

l生理成长过程

l心理成长过程

l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少年老成与冲动的惩罚

l职业生涯设计与人生规划

赠言:

l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

l以优良的班风影响学生

l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l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

l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

l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

l以丰富的活动锻炼学生

l以现代的观念武装学生

 

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工作的方法及策略

 

初中班主任的心理教育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进行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心理防卫机制;二是采取有效的教育和医疗措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恢复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面向全班学生进行,它具有普及的性质,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的适应性并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对青春期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包括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的自身认识,常见的心理异常及其归因分析以及青春期性心理卫生和学习中的心理卫生等。通过这些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心理卫生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并指导学生掌握心理卫生的措施与方法,增强学生的心理抵抗能力和自我免疫能力。

2)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

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远大的理教育学生正确的对待人生以及人生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挫折与不幸,抓住命运的喉咙,提高对各种挫折的承受力。

②指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自我观.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因素是自己不满意的,也是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的,如身高、长相以及出身家庭等。既然无法改变就要坦然接受,否则就会增加烦恼与不安。同时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要用己之长补己之短。天生我才必有用,大才有大用,小才有小用。只有正确的认识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并把自己放到正确、适合于自己的位置上,接受并力争塑造出一个良好的自我,才能减少学生的不公平感以及由此带来的自怨自哀。

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的社交活动与文体活动

学生心理异常中的孤独、恐惧、焦虑等都是由于青少年自我封闭的结果,有了心事不向别人诉说,得不到班主任以及同学的及时开导、帮助,就会走进情绪障碍的死胡同。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校内的体育活动、文娱活动、游戏活动,校外的春游、踏青、登山、观景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的振奋,并且在共同的活动中加深了解,加深友谊,团结互助,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奉献,多一份关怀,以开阔胸怀。

3)注意教学卫生中的用脑卫生

当代中学生许多心理异常都是由于过重的升学压力以及不合理的用脑造成的。班主任应把指导学生用脑卫生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日常工作。指导学生用脑卫生首先要指导学生合理用脑,劳逸结合。其次要提出与学习能力相符合的期望值,既不能期望值过高赶鸭子上架,使学生疲于奔命,由苦学变厌学,也不能放弃部分差生,使他们感到自己是社会的弃儿,从而受到心理上的伤害,产生反教师、反学校,甚至反社会的心理。第三,要注意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宽松和谐的班级学习心理气氛,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掌握知识,以发挥大脑的最优学习功能。

4)加强青春期心理卫生的教育

让学生了解自身的结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基本知识,以改变学生对性和性欲愚昧无知的状况。消除学生对生理、心理变化的恐惧、焦虑、性神秘感与性探究心理,并对学生进行性道德观念教育和性角色培养,使学生能正确对待性欲并克制性冲动,消除性幻想,增强性意识,使学生自尊自重,作自己的主人。

此外,班主任要与家庭建立联系,建立家庭——学校——班级教育网络。经常与家长建立联系,并对家长进行科学教育方法指导,以保证家庭科学育子以及与学校的配合,一旦出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双管齐下,共同帮助学生。

二、进行心理辅导

初中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了解最深,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看得最清楚。但是,有时班主任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些表面现象,对学生的内心世界的真正情况并不一定了解。提供心理辅导,将班主任的“我给你们帮助”变成学生向班主任提出“我需要帮助”,让学生主动接触班主任并和班主任倾心交谈,更有助于对学生的教育。

心理辅导是班主任通过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咨询对象提供帮助与指导,以消除学生的心理矛盾或缓和其心理冲突,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以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并预防、矫正心理问题的一种手段。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应当面向全班学生进行,但也是一个学生主动寻求帮助的个别教育方式。

班主任经常与学生进行接触,对学生了解颇深,对学生辅导后便于及时把握住学生心理脉搏,将出现的问题与前后的发展、学习、生活的经历结合起来动态的了解学生,以便采取更有效的综合教育措施,为学生创设更好的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也正因为班主任对学生太了解,可能会出现先入为主的片面认识。特别是某些与班主任有情绪或行为对立的学生,更不想把心事透露给班主任,这将违背心理辅导愿望。因此班主任要开展心理辅导必须注重以下修养:一是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二是要成为学生心目中佩服的教师;三是要具有与学生心理沟通的能力,课堂上是教师,课下和学生是朋友,经常与学生接触,获取学生的信任,学生有了问题愿意将问题告诉班主任,并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帮助。否则,班主任处理不好权威与民主的关系,把学生放不到平等的位置上,则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此外,班主任要注意为学生保密,尤其是学生不愿让别人知道的或有损学生声誉和形象的事,教师决不能透露半点,也不能因之对学生印象不良或心存偏见。最后班主任发现学生的问题后还要主动找学生交谈,可以诱导学生,但不能凭借自己是班主任而强制学生,应当给学生创造一种气氛,使学生有安全感,坦诚而信任地表露自己的心迹。

三、进行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指班主任有意识的运用有关心理学知识,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以锻炼而优化的过程。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训练的任务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为了巩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里所学的有关知识,将有关知识通过反复运用、练习、内化为个体的心理品质;其二是通过训练,解决在某个年龄阶段,某校、某班普遍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如独生子女的意志薄弱、性格缺陷,以及某班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倾向等;其三是通过训练,以预防、矫治学生个体身上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训练的方法颇多。广义的说,所有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都是心理训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运用的一切方法都可以认为是心理训练的方法。当然,需要培养的心理品质的内容不同,训练的具体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智力训练,可以用“工具强化课程”、“儿童哲学课程”等;创造能力训练,可以用“暴风骤雨联想法”、“摆脱常规法”、“假想性推测法”、“物体功能替代法”等;情感的培养,可以用“认知切入法”、“爱的操练法”、“审美建构法”等;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用“耐挫折训练”、“自我调控训练”等;不良心理品质的训练,则可以用“松弛训练(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法”、“奖励法”、“厌恶法”、“模仿法”、“示范法”、“肯定性训练(社会技巧训练)”、“角色扮演”等不同的训练方法。

四、更新理念,把掘辅导要素。

心理辅导必须更新观念,即坚持两个信念:一是相信每个人都有未开发的潜能,二是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善性。心理辅导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展现每个学生人格上的优越之处,培养学生向善向上的愿望和意识,求新求异的创造欲望、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乐于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辅导过程中,首先必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事人(学生)才能充分运用自己的资源、发掘其潜能。如果辅导员(班主任)能让当事人(学生)的高层次的心理要求——真诚、尊重,同感得到满足,再加上当事人(学生)是愿意被帮助的,又能体会到辅导员(班主任)的真诚,对自己无条件的尊重,有正确的同感,当事人(学生)一定会产生建设性的性格改变,跟随着社会向前进步。

A.真诚:人际关系中,真诚是基本的要求。坦诚相待,没有任何伪装,愿意与学生分享快乐,分担烦恼。

B.尊重:罗杰斯强调尊重是无条件的。

C.同感:要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共鸣。同感是整个辅导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失去了同感,整个辅导过程就会中断,毫无效果。要牢记“将心比心”,在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心理教育,要把握这些辅导理念,很重要。以“爱”为主线,充分五条件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还要理解学生。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教师希望学生理解老师。可老师们有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学生呢?理解他们的喜好了吗?比如足球。当我们深入到学生中去.去理解他们对足球的热爱,你真的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这种对足球的爱是刻骨铭心的。他们可以为足球疯狂,为足球痴迷。于是你就会理解成绩优秀的学生为什么会义无返顾地放弃学习,而不假思索地选择了足球队的训练。这就是足球的魅力所在。那么,你还会用粗暴的压制与干涉对待他们吗?正确的引导才是上策。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学生的,如,对他们过度玩乐的担忧等。另外,也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和信任。记得魏书生说过:“当大人把所有的信任给予孩子的时候,是鼓励这个孩子做得更好。”我相信,孩子们是不会令你失望的。他知道你是那么信任、尊重他们,怎么忍心让你难过伤心呢?

D.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人是独一无二的,有价值的,有潜能的,相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迈向自我实现。”班主任的辅导应重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形象,能够正确地对待自我、规划自我、调节自我,而不为表面的、一时的、非本质的现象而自卑、自弃。

班主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有一位名人说过:一个人的失败,其实质是自信的丧失。越是自信,越会成功,越成功则越自信;反之,则越缺乏自信,导致更深的自卑。那么如何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呢?我建议:

1.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2.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位心理学家曾说:成功是靠成功推动的。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们的学生并不具备有用未来规划现在的能力。在他们看来,失败的才是惨痛的。所以,每创造一个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从成功中获取自信。班主任可以不要孩子们都争第一,但要学生建立恰当的目标与期望值,孩子们一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便会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担忧与分心,集中精力面对任何压力和挑战。

3.使学生养成乐观的态度。遇到乐观开朗的学生大都较为自信;相反,遇事悲观的学生都自卑。相信自己,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主动调整情绪,保持平衡的心态。

4.教会学生消除自卑心理的方法,让学生会把失败看作是再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一件事取得成功的过程不是一个环节;但是失败,极有可能是一个环节出错。没有必要检查整个过程,不要把一时的失利看作是永恒的失败。

五、争取家庭,家长的配合。

实施班级心理辅导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所以每一次家长会或每一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都要抓住机会表达班主任的思想,特别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心理辅导教育的基础知识都应想办法告诉家长,让家长积极配合我们工作,只要我们班主任是真诚的,这份真诚感动学生,也同样可以感动家长,家长一定会极力配合我们工作的。我们可以对家长提出建议,要求家长也要学会尊重、理解、信任自己的孩子,不要过多指责孩子,不要人为地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应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经常对孩子说:“你能行!”、“我们相信你。”要求家长创建友善、民主、平等、温馨的家庭氛围,适时地告知家长;很多时侯,家长们可能没有太多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喜欢使用一些过激的语言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使孩子稚嫩的心灵受到伤害。其实我们应小心地保护好孩子刚刚萌芽的上进心,要善于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分析、引导,给予肯定,推动,使其由小扩大。目光要远一点,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应想办法把他们其它能力调动起来,树立自信,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样也能促进学习。我始终认为班主任与家长联系沟通不应成为一个对孩子缺席审判,它的根本原则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学校与家庭努力的方向。

班主任工作中引进心理辅导,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变革。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常常忽视学生成长需要和主体能动性,比较注重外在规范,不太注重内在启迪,致使教育收获不大。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难以避免存在一种心理距离。教育现象也启示我们:师生感情疏远与相隔必然会影响教育的效果。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是班主任有效教育的出发点,而班主任心理辅导,既是理智的传递,又是情感的交流,能有效地解决以往斑主任工作中所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益,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班主任工作很苦很累,只要我们心里热爱学生,那么所有的苦与累,都将不算什么,因为学生给予我们的快乐是巨大的,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

 

 
版权所有:福州黎明中学      备案号:闽ICP备09006141号-3
校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斗池路62号    邮编:350002
电话:0591-83719182、83702914    传真:0591-83702914      
网址:HTTP://www.fzlmxx.cn    校长信箱:fzlm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