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奏响爱的旋律
——寄宿班班主任的工作总结
福州黎明中学 刘清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学校给我交流的机会,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用心奏响爱的旋律》。
2006年9月,刚毕业的我接任初一寄宿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是黎明中学第一届寄宿班,所以我的心里忐忑不安,深感责任重大。经过四年的努力探索,对于住宿生管理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与经验。今天我主要谈一谈寄宿班中存在的一些个性情况。
寄宿班情况特殊,学生较纯朴,可塑性强,便于学校管理;学生免除了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的辛劳,减轻了家长为子女的饮食起居及交通带来的负担,同时为学生的独立成长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第一、寄宿制削弱了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力量,甚至存在较多父母离异、分居或父母在外地、隔代教育等特殊情况,学生心理不健全,存在教育难度。第二、学习与生活压力相对于走读生更大,内心更加敏感脆弱,而且学习时间的增加、与老师和同学的朝夕相处、住宿生活的周而复始,容易对学校疲劳。第三、半封闭的条件下,缺少了解外界并与外界交流更有效的途径。如果把一群十几岁的少年封闭于一个地方,而又不能对他们的灵魂施加影响,那么后果将非常可怕。
面对这样特殊的生源状况,班主任从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到学习教育,都需要予以引导,班级的教育管理难度大,可以用烦、杂、累来概括我的工作。如何更好的管理寄宿班呢?以下几点体会特别深刻:
一、在生活上多点关心,多点爱心,多点细心
举个例子,在一开学,住校生中就刮起一阵“退舍”风。一个学生因为适应不了住校生活而申请退掉宿舍回家了,这件事起着连锁反应,在后面的几天里,我接二连三地接到家长的电话,说他们孩子天天哭哭啼啼要求退宿舍回家。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晚自习、班会课以及午休和学生们进行交流,让他们诉说住校的困难,并且跟他们交流了住校的优势,父母的苦心及对自己的要求,最后,这件事情总算平息了,学生们很快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从这一事件当中,我深切体会到作为寄宿班的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去关心、爱护他们,注重用爱心去填补学生离开家庭、离开父母所造成的感情真空。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每天都争取多和学生相处交流,对他们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间的小矛盾进行化解,有节日时大家都在一起庆祝;也十分注意一些生活细节,如关注天气变化;学生病了,关切询问或带他去看病等;每到周末或假期学生回家,就布置相应的关爱父母的活动;同时,我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中开展的各种活动,丰富生活的同时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这些工作帮助他们更快适应新老师,新环境,从而使学生更加齐心协力做好班级事务,更好投入学习,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二、在心理上多点交流,多点沟通
刚才的个例同时也反映出住校生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心理健康问题。有调查分析,住校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如走读生。住校生第一次离家,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外加一天到晚住校,容易产生孤独、压抑、苦闷、单调、倦怠等不良心理。因此,关注住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化解这部分学生过大的或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或困惑,帮助他们合理定位,树立信心,这都是寄宿班班主任工作中要面对的新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我十分注重:1、和学生交流:住校生情绪比较不稳定,一点小事可能对他影响很大,这时候需要多找学生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曾经有一个学生,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管是大事小事就掉眼泪,从不愿将心思告诉同学,我了解后多次开导他、鼓励他,也安排同学们去主动和他交往。后来他慢慢地开朗起来,也经受得起挫折,在班上经常看到他与同学们谈笑风生,对班级事务非常尽心尽力。2、和家长交流:与家长交流是寄宿班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及时、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情况,对家长意见做出合理解释,二者尽量找到共识,对学生的要求达成一致。3、和任课老师交流:班主任要经常和任课老师交流班上的一些情况,对于一些特殊生的管理方法需要和任课老师商量后,找到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通过这三方面的交流,及时针对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疏导、减压,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学习、更加健康成长。
三、在管理上多点民主,多点科学,促进住校生自我管理
使庄稼满意的养料是最好的养料,使顾客满意的商品是最好的商品,使学生最乐意接受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比较注意用民主、科学的方法来管理班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一起探寻优化的班级管理方式。无论大事小事尽量多与学生商量沟通,多多尊重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商量对策,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各抒己见。如:有人总喜欢随手扔垃圾怎么办?班干部遇到不服怎么办?劳动不认真怎么办?班主任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增加其主人翁精神,化被动为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管理。
除了民主科学的管理方法外,我还比较注重引导住校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因为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所有教育只有内化成学生自己要求上进、要求进步的力量才是真正的教育。第一、实行小组管理。住校生朝夕相处,最适合分小组管理。小组成员坐在一起,学习、值日、考评在一起,形成竞争。小组内形成合力,小组间互相竞赛互相监督又方便了班主任的管理,一举两得。第二、高举表扬大旗不动摇。班里制定了班规及考评办法以后,班主任主要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发现学生的优点,不停的表扬。比如说成绩进步,主动捡纸屑,班干部特别出众的……总之,要想得周到,表扬得全面。其次,不要等到出现了好事才表扬。要有原则,就是想让班里出现什么样的人就表扬什么样的人,想要班里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就表扬什么样的现象,这样才能逼得学生不好意思犯错,才能真正的防患未然,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四、在学习上以人为本,多些引导
学习是共性的情况,我就不多说了。但我想谈谈引导住校生养成惜时习惯的必要性。寄宿班学生一日生活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且弹性极少,吃饭、晚自习、课外活动、洗漱、熄灯,任何一项活动及时间是不能拖延更不可改变的。看似比走读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实则不然,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时间观念,按时进班,按时就餐,按时就寝,提高学习、做事效率,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有人说,旋律是乐章的灵魂,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中也要抓住这个灵魂。我一直坚持用心地耕耘,奏响爱的旋律,促进孩子们心灵的莹润丰富和人格的健康。
以上四点,是我当寄宿班班主任的一些粗浅的体会,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